王晓瑞:中国足球需要胜利完成“原始积累”
全媒体记者王晓瑞述评
这个7月,东亚杯之于中国足球,虽然不是什么“双赢”,但足以让国人感到欣慰。男足0比0战平日本、末轮终于首胜;女足对日对韩不败,以1胜2平夺得第二。一个季军外加一个亚军,如同两场及时的甘霖,滋润着中国足球那颗疲倦的心。
曾几何时,东亚杯之于中国男足宛如救命稻草。从17年前梦断11.17之后的首次夺冠,到2010年在反赌扫黑大背景下的征服东瀛。直至2013年卡马乔下课后的拨乱反正,东亚杯,往往就是中国足球重新高开的标志。倒是女足领域,东亚杯反而犹如梦魇,不仅此前7次征战无一捧杯经历,甚至曾在当初裴恩才挂帅期间引来大滑坡式的发问。当然,在男、女足此番同赴日本的大背景下,人们所期待的,是有关两个纪录的问题:男足这次能否延续从不垫底、女足东征可否实现史上首冠?
从男足的角度来讲,每逢中韩、中日足球对抗,我们惴惴不安是正常的,更何况还是一支以U23国家队为班底组成的青年军。而在首战0比3不敌韩国队后,失利所带来的痛楚、非议甚至是绝望,又一次让国足这个群体陷入舆论漩涡中,尽管这并不是真正的国足。
经历12强赛的失望,国人对于国足这个词语是很敏感的。其实对于这次东征,男足选拔队从上到下早有困难准备,然而以小打大,这是杨家将们4年以来司空见惯的课题。出征前在青岛,有球员就感言,“像是回到三年前的昆明。”话一落地,我想到2019年12月的那次比赛——“一带一路·七彩云南”国际足球邀请赛。当时,还被冠以U20国青队番号的这支青年军,先是遭遇莫斯科斯巴达克,随后连续对阵贝尔格莱德红星和沙尔克04。虽然来华之师都是二队配置,但一见面来,完全能够以“二哥”、“二叔”甚至“二舅”相称。有趣的是,那一次在昆明,国青队一上来也是先输个0比3,随后很快就以1胜1平逆袭反弹,而唯一不同于东亚杯的是,当时是先胜后平,这次是先平后胜。
如果你足够熟悉扬科维奇的带队风格,溃败,从来不是这支球队的代名词。所以,连战日、港,先是好一场的零封,随后是好险的绝杀。7.24和7.27,中国男足真的很争气!虽然0比0和1比0看似并不过瘾,但球队情绪激昂,球迷感慨万千,恍惚间,这个7月又让人回到9年前那个7月。也是在东亚杯,仿佛后两场的剧情都有几分相似,以意志和精神逼和韩国,以斗志和血性小胜澳洲。真的,往往在这项赛事上,中国男足就是这么倔强。
胜利当然值得祝贺,尽管这场1比0,看上去是有那么一点气若游丝,但1胜1平1负的成绩,足以让这支青年军在命运呼叫转移中把握主动。毫无疑问,一年后,他们肩负着神圣的亚运使命,而在日本,我们也难得地看到扬科维奇麾下的这支士气高涨、三军用命的团队之师。三场下来,尽管在技战术水平上并未见得太多亮点,但球队完全能够依靠精神与战术的完美结合,弥补与亚洲强队的差距。比如在第三场,看似谭龙所打入的进球,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,但扬科维奇在不到60分钟敢于换下国脚蒋光太和戴伟浚,才是真正的妙手之作。而事实也证明:徐越的出场加强了中场防御,叶力江则丰富了球队的右翼进攻,最终那粒绝杀的出现,也正是拜这两点所赐。
扬科维奇组队以来,并没赢得大多数人的信任。但相信通过这次东亚杯,在以小打大而又缺兵少将之际,能够率队逼和日本、捧得季军,也完全配得上在今年9月底合同到期后续约一年。毕竟这支队伍最重要的舞台是在亚运会,已经带队完成4年广积粮的昔日红星少帅,有理由争取更大的胜利。而面对胜利,还是不应该被冲昏头脑。但中国足球需要胜利完成“原始积累”,就像女足主帅水庆霞那样,没有20年在教练岗位上的夯实基础,又怎能换来年初在印度亚洲杯的厚积薄发?
所以,即便中国女足此番依旧无缘冠军,从展望世界杯、奥运会的角度出发,也是延续“原始积累”思路的一种体现。比如两名00后球员张琳艳和汪琳琳的成长,足以令人憧憬和遐想。其实,2022的大半年之于中国足球,本身就是一个过渡年,而想要在今后的翻身仗扬眉吐气,也必须要先有十年寒窗无人问,才可一举成名天下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