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益唯:谢晖的答记者问,为何值得期待?
大连人与浙江在本轮1比1战平,但是这场比赛并没有随着主裁判的终场哨声而结束。赛后,有球迷意犹未尽地说,接下去就想听听谢晖赛后怎么说。
中超联赛仅仅踢了四轮,谢晖参加新闻发布会,逐渐也成了球迷期待的时刻。为什么谢晖的答记者问值得大家的期待呢?我们先看看谢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些什么。
联赛第一轮,大连人被河南嵩山龙门逼平,结果有点出人意料。赛后新闻发布会上,谢晖相信只要保持这个状态,球队第一个三分很快就会到来。果然,第二轮大连人就取得了本赛季的首胜。有人说,谢晖有的话初听好像在吹牛,但是事实上他真的是敢说也敢做,正如他的“就压着打”一样。谁也不愿意听空话,即便是打鸡血式的口号,虽然听上去很“正确”,但是听多了谁也不会当真。谢晖说的是他正在做的事,接地气,自然有听众。
第二轮比赛前,面对外界对大连人是否有能力坚持高位逼抢战术的怀疑时。谢晖的回答是高位逼抢是十五年前开始的,只是我们做的比较晚一些。谢晖不仅回答了人们的疑惑,似乎也我们一个意外的提醒:中国足球与现代足球至少有长达十五年的差距。我们知道中国足球的差距,但是却很难去量化这种差距。谢晖却在不经意间,用一个很特别的角度,量化了这种差距。虽然,“十五年”,未必是一个关于中国足球差距的“标准答案”,所谓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但,这却是一个逻辑清楚,有价值的回答。当你要给人一杯水的时候,你自己需要先有一桶水。在对现代足球的了解上,谢晖并是一个闭门造车,孤陋寡闻的教练。这也是为什么谢晖的回答,常常能给人超出期待的信息的原因。
第三轮,面对实力不俗的长春亚泰,大连人又率先进球。虽然,大连的快攻让比赛很好看,但是按照常人惯性思维,这是很耗费体力的战术,大连人能够坚持多久呢?谢晖赛后直面了这一颇有代表性的疑问,他的回答是颠覆性的,他完全否认了外界的这种担心。他说,这样的问题根本不成立。他也亮出了自己的观点:只有打得快才能适应快,才能更快,打得慢你就越来越慢。实际上,谢晖选择这样的踢法,是基于他的足球思想。正如我们之前报道的那样,谢晖的足球思想深受克鲁伊夫足球定律的影响。在谢晖眼里,足球是一种艺术,根基却是足球思想。他战术的基础就是克鲁伊夫的三维空间加时间的四维足球理论。对于谢晖而言,不是球队有没有体能去实现这个战术的问题,而是这种踢法才是现代足球,是必须适应的问题。如果体能可以成为放弃这种战术的理由,那么现代足球也不复存在。他的意思很清楚,我们只能去适应现代足球,而不是让现代足球适应我们。谢晖有自己的足球哲学,他不仅通过技战术,也可以通过答记者问来分享自己的足球哲学。分享,而不是掩藏自己的足球思想,这也是职业教练能够带给球迷的足球魅力之一。
第四轮,大连人对阵浙江的比赛中,孙国文再次轰出世界波。赛后,有人很好奇,问谢晖是否作了针对性的练习。其实,三年前类似的问题也有人问过当时的申花主帅崔康熙。崔康熙在回答钱杰给在比赛中的那个世界波是不是练过的时候,他的回答大概意思是:球员赛前一个人加练远射练到了吐。我们有理由相信崔康熙说的是事实。而且,球员射门的脚法好坏,的确与训练是密切相关的。但是,崔康熙的回答似乎又有些答非所问。因为,后来钱杰给没有世界波了,难道他不再努力了吗?如果远射练到吐真的是踢出世界波的充分必要条件,那为什么努力的球员那么多,世界波却相对那么稀少?显然,崔康熙只是回答了部分真相,而不是全部。同样的问题,谢晖是怎么回答的呢?他说:不可能,如果都能练出来,那么我们中国足球应该不会到现在这个水平。他相信通过比赛来获得进步,而不是单纯的训练。不要以为什么都可以练,这是一个误区,等等。他的回答直截了当,直达本质。这种回答会很少落入俗套。
谢晖的回答不落俗套,某种程度上也受益于他早年在德国踢球时受到的相关训练。三年前,记者曾经在本栏发表过《语言范式下的反思 国足缺勇于担责的勇气》一文中提到过,谢晖当时在德国踢球,赛季前他们需要接受过如何接受媒体采访的专门训练。足球有明显的媒介属性,职业球员不仅需要踢好球,也需要学会向媒体表达,让公众更了解自己和球队。另外,谢晖在德国踢球的时候,他发现教练是不会轻易叫暂停的。谢晖的解释是,一个前锋在队内训练赛中没有进球,其实不需要教练暂停训练去指导他。球员自己会思考为何没进球,下一次球员就会去改进。他发现德国教练所要做的就是让训练更加接近实战,提高对抗强度和节奏。所以,以赛代练的观点,与他自己在德国踢球所积累的经验也是有关的。
【推荐阅读-严益唯:语言范式下的反思 国足缺勇于担责的勇气】
但是,问题来了。为什么谢晖退役后在申花做发言人的时候,他的发言似乎没有现在这么精彩呢?其实,熟悉谢晖的人都知道,他一贯都是很会说,也很愿意表达观点的。只能说,做新闻发言人的谢晖,并没有足够的表达的自由,他需要说俱乐部需要说的话。谢晖现在不仅是会说,还能自由地说,与大连人俱乐部对他的信任一定是分不开的。
中国职业联赛几十年的历史,也不乏能说会道的教练。但,遗憾的是教练赛前赛后答记者问环节更像是走过场,过于平淡。其中,一个重要原因就教练面对公众发言经常还是有太多的顾忌。有的外教虽然敢说,但遇到一些所谓的敏感问题,俱乐部的翻译会把他们精彩的言论给“阉割”了,避重就轻词不达意的翻译并非个案。殊不知,翻译们在他们自认为必要的时候。故意不如实翻译教练的话,以此避免主教练给自己和给俱乐部惹麻烦,这看似“好心”的举动,不仅可能是违背了职业道德,更是拉远了俱乐部与公众的距离,最后的损失还是俱乐部甚至整个中国足球。
其实,在遵守中国足协相关规定的前提下,自由的、有质量的教练答记者问,是俱乐部塑造良好公众形象,拉近与球迷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机会。当然,言多必失也不是没有道理。相信,只要是凭着职业的良心去说话,不是故意去挑战足球的规则,即便教练们说得有争议,听众也应当会辨别包容的。从谢晖的这些赛前赛后的答记者问可以看到,其实很多时候谢晖也只是说了一些现代足球的常识。外界对谢晖的答记者问如此感兴趣,说明中国足球需要普及的常识很多。中国足球应该给那些愿意坦率分享其足球思想的教练更多的包容。中超,显然能够在普及现代足球常识上贡献更多。